top of page


戒色(下)禁慾的四大錯誤信念
今天,我想帶你用更全面的視角,深入了解所謂的「偽善禁慾主義」。我們將從哲學、科學、醫學三個面向探討:為什麼極端禁慾不但無益,甚至可能對你的身心造成損害。準備好了嗎?那我們就從哲學說起。
6小时前讀畢需時 6 分鐘


戒色(上)禁慾到底是成長的途徑,還是一種自我欺騙?
我們先來談談節制慾望、克制上癮這件事。對一個渴望成長與自我提升的男人來說,這非常重要。因為任何上癮行為,最終都會導致生活失控。如果你每天無止境地滑手機、看色情、打遊戲、吃糖、追短影音、熬夜逛夜店、抽菸喝酒——這些都屬於「高頻刺激」。一開始也許很爽,但大腦在不斷重複釋放多巴胺後,會逐漸「鈍化」。
7月5日讀畢需時 14 分鐘


《自我中心導致攻擊性與社交困境, 為何有些女生、男生,特別容易惹人討厭?》
為什麼有些人,在社交場合裡——特別是在訊息聊天或群組對話中,甚至一般的面對面交流,總是表現得特別有攻擊性?
他們動不動就針對別人發言挑毛病,語氣充滿對立,好像隨時都準備開戰。
這類人往往有一個共通點:強烈的自我中心傾向。
所謂自我中心,就是凡事從「我怎麼想、我怎麼感覺」出發,習慣把自己的感受、評價與利益擺在一切之前,卻很少去顧及他人或看清整體情境。
7月3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

手段 vs. 目的:一個決定你人生方向的哲學原則
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:你已經很努力了,學了很多技巧、認識了很多人,但越努力,反而越迷惘。你可能和數十位女生聊天、約會,卻始終無法進入一段真正的關係。問題也許不在於你「不夠好」,而是你的動機走偏了。當你把手段誤當作目的,你就會失去真正的方向感。
7月1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隱性的毒藥,自我中心
隱性的毒藥,自我中心
在這個鼓勵個體自主的時代,「做自己」、「獨立」、「不迎合他人」成為許多男人的信條。但很多人沒發現,這些話在心智尚未成熟時,容易被誤解成:「我不需要改變」、「我不需要聽建議」、「只要我照自己意思活,就是強大」。
這種「偽自由」,其實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,也是一種自我中心的陷阱。真正的自由,不是排斥世界,而是能與他人連結、並在真實互動中調整自己、發展出更堅實的內在秩序。
6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搭訕淺談
許多男人在學搭訕時,都在追求一件事:我要講什麼,才會成功?但如果你觀察過真正有魅力的男人,你會發現,他們講的話往往不特別、甚至有點平淡,卻能讓女生願意留下、願意回應,甚至願意展開深入互動。
6月26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為何自我中心的人更可能逃避行動?
為何自我中心的人更容易逃避行動?|行為退縮背後的心理與哲學解剖
在男性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:
有人說想改變、說想突破,說得義憤填膺,但一年過去了——什麼都沒做、什麼也沒變。他們說要去搭訕,卻從沒開過一次口;說要創業,卻每天繼續滑手機、抱怨環境;說要改變形象,但連剪個頭髮都能拖上一年。
6月2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會員文章】「反脆弱」概念給你打來的價值
在這個充滿變動與不確定的時代,單靠「避免失敗」已經無法保護你。真正能讓你在動盪中生存、甚至突圍的人生觀,不是穩定,而是「反脆弱」。這個由《黑天鵝效應》作者納西姆·塔雷伯(Nassim Taleb)提出的概念,正是一本書能徹底改變你財務、職涯與生活策略的關鍵——那本書就是《反脆弱》(Antifragile)。
6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加速社會:科技進步,爲何我們反而更焦慮?
在這個號稱「效率至上」的時代,我們擁有了過去人類從未敢想的科技力量——AI 自動化、遠距通訊、即時資訊……但奇怪的是,我們並沒有因此變得更自由、更輕鬆,反而比以往更加忙碌、焦慮,甚至覺得每天的時間都不夠用。
6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Jordan Peterson 的「秩序、主動承擔責任、義務」,如何應用在現代男人的生活?
這篇文章將結合Jordan Peterson的核心思想——秩序(Order)、主動承擔責任(Responsibility)與義務(Duty)——說明男人如何從無力中重建力量,從混亂中建立價值,進而走向真正的自由與尊嚴。我們也將連結斯多葛哲學的行動智慧,協助男性讀者在這個快速變動的世界中找回內在力量與外在影響力。
6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最好的人生哲學:存在主義
在這個充滿規範、標籤與期待的世界中,很多人其實並不是在「生活」,而是在「演出一場角色」。他們照著社會給的劇本過日子,成為「模範員工」、「好伴侶」、「成功男人」,卻時常在內心深處感到空虛與壓抑。
存在主義哲學,正是對這樣的生命困境所提出的一種深刻反思與解放方案。它不是讓你變得更積極、更快樂或更有生產力,而是讓你開始誠實地問自己:
6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什麼是真正的男子氣概
在現代社會,「男子氣概」這個詞常常被誤解或簡化。有人將其等同於強勢、支配、或情感壓抑,也有人因文化變遷而質疑其存在的價值。但若我們願意深入理解,就會發現:真正的男子氣概,從來不只是外在行為或社會角色,而是一種內在力量、一套價值架構,以及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。
6月12日讀畢需時 3 分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