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文章的分类

戒色(上)禁慾到底是成長的途徑,還是一種自我欺騙?

  • 7月5日
  • 讀畢需時 14 分鐘

已更新:7月17日

戒色(上)禁慾到底是成長的途徑,還是一種自我欺騙?

今天我想談談一個許多男人都困惑的議題——禁慾到底是成長的途徑,還是一種自我欺騙?


先說結論:節制,是有智慧的;但極端禁慾,反而可能讓你失去真正的掌控力。


我們先來談談節制慾望、克制上癮這件事。對一個渴望成長與自我提升的男人來說,這非常重要。因為任何上癮行為,最終都會導致生活失控。如果你每天無止境地滑手機、看色情、打遊戲、吃糖、追短影音、熬夜逛夜店、抽菸喝酒——這些都屬於「高頻刺激」。一開始也許很爽,但大腦在不斷重複釋放多巴胺後,會逐漸「鈍化」。


結果是什麼?你開始對日常事務失去興趣——工作、學習、人際互動變得乏味無趣。於是你只能追求更強烈的刺激,才能再次感受到快感。從普通影片演變成極端內容,從輕鬆娛樂演變成不可自拔的依賴。最終,你掉進一個惡性循環:慾望越來越強,但快樂卻越來越少。


所以我要說的是:錯的不是「慾望」本身,而是你怎麼看待它、使用它,這將決定你是自由的主人,還是被慾望奴役的俘虜。


以色情與手淫這件事為例,我的立場是——過度不行,節制可以,但沒有必要走向極端。


因為當你一味壓抑,而不去處理背後的焦慮、空虛、自我價值感缺失,那麼禁慾只會變成另一種逃避。真正的關鍵從來不是「你能撐多久不做這件事」,而是——你是否能打造一個有目標、有熱情、有掌控感的人生。


這,才是把慾望轉化為力量的根本。很多人以為,只要壓抑慾望、不看色情、不打手槍,就能變得更強、更自律、更成功。但我要說句實話:極端禁慾,不一定是通往成長的捷徑,有時反而是一種逃避。


我們得先問一個根本問題:你是真的縱慾過度?還是只是對現況感到不安,想靠禁慾來證明自己?


現在很多年輕男人,其實根本沒有嚴重的成癮問題,身心健康、生活也不糜爛。但因為網路上某些風氣,以及YouTube上一堆博主鼓吹戒色、禁慾,導致他們陷入一種焦慮:「我是不是不夠純淨?是不是應該完全禁慾?」


這不是成長,而是新的綁架——從「慾望的依賴」變成「禁慾的依賴」。


真正危險的,不是慾望本身,而是你對慾望的恐懼與壓抑。


佛洛伊德說過:壓抑的衝動不會消失,它們只會改頭換面,轉化為焦慮、內疚、偏執,甚至異常行為。


榮格也指出:你不願面對的陰影,終將主宰你的人格。


所以,當一個男人長期壓抑性慾,等於是把生命中最原始、最強大的能量,推進潛意識的黑箱。這樣做不但不能讓你變得更清明、更強大,反而可能使你失去與本能的連結。


你知道嗎?

性衝動其實涉及多巴胺、睪固酮、催產素等重要神經激素。長期壓抑這些系統,會有什麼後果?


  • 情緒調節能力下降

  • 探索動機減弱,社交慾望降低

  • 自我價值感模糊,與他人產生疏離感


研究也發現,性釋放是人類天然的壓力緩解機制之一。若你過度禁慾、長期處於壓力卻無處釋放,體內的皮質醇會升高,進一步影響情緒與睡眠。


這不是修煉,而是失衡。


所以我想說——

適當自慰,沒什麼問題。它不是罪惡,不是墮落,而是一種中性的本能行為。野生猴子都會自慰,因為這是自然演化的一部分。


作為人類,我們不是要「消滅本能」,而是學會駕馭它。要用意識引導衝動,而不是讓衝動牽著你的人生走。

有些人從「自慰成癮」→ 跳到「完全戒色」→ 最後又陷入「連性念頭都會感到羞愧」的迴圈,這不是自由,而是一種更深層的身心監禁。


所以你真正該問的,不是「該不該禁慾?」而是:

  • 「為什麼我人生裡,只剩自慰這個出口?」

  • 「我是不是活得太壓抑,除了性,沒有其他能紓壓、探索、連結自己的方式?」


真正的強大,不是靠壓抑慾望,而是能直視它、理解它、並整合它。


中庸之道,是成熟的象徵。 真正成熟的男人,不是壓抑一切、活得像苦行僧,而是能駕馭自己的能量,選擇釋放的時機與方式,不被慾望綁架行動,也不被羞愧綁架自由。


我想從薩特的存在主義角度,補充一個重要觀點:人不是靠壓抑或逃避慾望成長,而是靠「承擔選擇」成長。


你不是因為忍住什麼就變高尚,而是因為承擔了自由帶來的責任,才真正成熟。


我也想說個現實:正常的男人,本來就會有性慾。


性,是人類最基本的驅動力之一,就像飢餓與口渴一樣,深深寫在我們的基因裡。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也明確指出:性是最底層的生理需求。如果一個男人連自己的性慾都不敢承認,那麼他內在往往也缺乏真正的動能與生命力。


說得更坦白些——那些真正擁有成就與影響力的男性,多數性慾並不低。他們也根本不信什麼「極端禁慾主義」。


恰恰相反,他們懂得如何把這股能量轉化為驅動人生、經營關係、創造價值的燃料。我會在之後的影片中分享我觀察與研究過的案例:這些社會成就極高的男性,多數性慾都很旺盛,但他們沒有實施極端禁慾。


真正值得學習的心態是:誠實面對自己的慾望,並負責任地回應它。

性不是壞事,關鍵在於你怎麼使用這股能量。


同樣是性,有的男人透過它建立親密關係、提升魅力、創造連結; 但也有男人選擇壓抑到極致,結果變得焦慮、壓抑、扭曲,甚至產生偏差行為。


我們都不希望自己走向那種極端——就像最近爆紅的「紅姐事件」一樣,壓抑變成了爆發,走火入魔。


其實,「只要我極端戒色,人生就會變好」這樣的想法,往往是一種過度美化禁慾的心理幻覺。



我們稱這種現象為: 禁慾幻覺(Abstinence Delusion)


在2025年,越來越多男人迷信禁慾能帶來轉變,背後真正的原因,往往不是修行,而是焦慮與心理補償。



原因一:人生失控,想要至少控制一件事


當你在感情上受挫、事業不順、生活迷茫,你的內心會渴望一種「可控」的秩序感。


這時,禁慾就變成了一個具體、可量化的儀式行為:

  • 「至少我今天沒破功,代表我有紀律。」

  • 「我撐過90天NoFap,證明我有價值。」


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替代控制(Substitute Control):你無法掌控人生,但你至少能控制慾望。


就像有些人在混亂中瘋狂節食、跑步,其實不是為了健康,而是抓住對生活的一點掌控感。


很多男人禁慾,其實也不是為了成長,而是因為:

  • 感情混亂(吸引不到喜歡的女生)

  • 社群焦慮(天天被PUA、網紅洗腦)

  • 自我懷疑(我到底值不值得被愛?)


於是他們轉向掌控自己的「衝動」,以此換取一種秩序感。 但,這不是真正的成長,這只是將對世界的無力感,轉化為對自身慾望的壓制。


你可能會這麼想:「只要我戒色,我就會變強」,但這其實是心理投射。


許多男人走上極端禁慾的背後動機,不外乎是:

  • 工作不順,是不是因為我看太多A片?

  • 沒女人喜歡我,是不是因為我打手槍太多?

  • 人生崩壞,是不是我太沉迷色慾?


這在心理學上稱為替罪羊效應(Scapegoating)


也就是說:當你無法面對真正的混亂與無力,就會將「色」視為一切問題的根源——只要戒掉它,一切就會變好。


這同時也是一種典型的心理謬誤:過度簡化因果(Causal Reductionism)


人生的複雜困境,不可能只靠「壓抑慾望」來解決。

你以為你戰勝了慾望,實際上你只是將它轉化成另一種焦慮、一種強迫、一種對純淨的執著——然後活成了另一種形式的控制狂。



原因二:文化背景的誤導——「苦行邏輯」


很多男人之所以會迷信禁慾,不完全是因為邏輯思考,而是受到深層文化觀念的影響。

特別是在華人社會,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種信念:

「只要你夠能忍、夠壓抑、夠吃苦,終究會有回報。」


這種「苦行僧式成功論」讓許多男人不知不覺地將「禁慾」視為一種修煉,把它當作變強的捷徑,彷彿只要忍得住,就能升級、發光、變成更優秀的男人。


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:

  • 「我戒色,是為了變得更自信」

  • 「我忍慾,是因為我在打造更強的自己」

  • 「我不碰女人,是為了養精蓄銳」


但說穿了,這些連結很多都來自文化暗示,而非理性分析。

禁慾被「神聖化」,變成了一條變強的捷徑, 即使背後毫無科學根據,仍有大量男人深信:「只要忍得住,就值得擁有更多。」



壓抑文化如何影響我們?


在儒家與佛教文化的影響下,「慾望」經常被視為墮落的根源。

於是許多男性從小就內化了一種深層羞恥感,誤以為:

  • 有慾望=髒、低等、不自律

  • 性是羞恥的

  • 想要,就是軟弱與墮落的象徵


這樣的羞恥感一旦被內化,成年後就會轉變為:

  • 把性慾當作敵人

  • 把禁慾當作榮耀

  • 把壓抑當成自我價值的來源


但這其實不是什麼清高,而是長年文化壓抑下的心理副作用。



原因三:演算法的推波與情緒資本主義


別忘了,在2025年你每天刷的短影音、推薦影片背後,有一套專門放大焦慮的演算法。


YouTube、TikTok 為了流量與點擊,最喜歡推播什麼?

  • 「戒色90天=人生逆轉」

  • 「忍住7天,睪固酮飆升145%」

  • 「打手槍=你會廢掉」


這些聳動的標題、扭曲的數據,剛好擊中了大量年輕男性內心的焦慮與自卑。


你看久了,自然會開始懷疑:「啊,這就是我失敗的原因。」

但真相是:這些內容並不是出於真誠教育,而是社群平台與商業利益下產生的「焦慮販售機制」。


現代社會中,很多男性從未受過正規的性教育、情緒教育,也沒有人教他們:如何健康地面對與管理自己的慾望。


所以當這股力量來襲時,他們只能選擇壓抑:

  • 「我不能有性幻想,否則就輸了」

  • 「我一定要忍耐,忍久就會變強」


這樣的情況,特別容易被極端戒色言論洗腦。


許多男人就這樣,在網路上越看越焦慮、越看越自我懷疑,最後變成了虔誠的信徒——而不是自由的個體。


男人之所以迷信禁慾,並不是因為禁慾本身多麼有道理, 而是因為他們太渴望一個「簡單可執行的解答」。

而禁慾,恰好就是那根浮木——簡單、明確、可量化,彷彿在混亂的人生中給你一點掌控感。


但真實的力量,從來不來自壓抑。 而是來自:

  • 你理解自己的慾望,而不是否認它

  • 你整合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掩蓋它

  • 你持續選擇價值導向的行動,而不是等待忍完的那一天


總結一句話:禁慾不是問題,依賴禁慾,才是問題。


你想變強,不是因為你壓抑了什麼,而是因為你開始主動選擇了什麼,並為這個選擇負起責任與行動。



為什麼男人這麼容易掉進「禁慾幻覺」?


當一個男人在人生中失去控制感、失去動力、甚至對自己感到失望,他會本能地渴望一個簡單、可執行的救贖方式。而「戒色」正好提供了一個看似具體、清晰、能量化的方案:

「只要我能控制性衝動,就能控制我的人生。」

聽起來很有道理,對吧?

但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心理謬誤: 過度簡化因果關係(Causal Reductionism)


也就是:把複雜的人生問題,全都歸咎於單一因素——慾望。


這種「禁慾幻覺」,雖不是正式心理學名詞,但在 NoFap 圈、男性論壇中,已經成為一種信仰式錯誤信念:

「我失敗,是因為我還在打手槍。只要我戒掉,一切都會變好。」

這看似積極,實際上踩中了四個常見心理陷阱:

禁慾主義的四大心理陷阱



陷阱一:過度理想化禁慾的效果


你開始相信——只要不打手槍,就會變得更自律、更有錢、更有吸引力、人生全面逆轉……


但事實是:

你並不是變強了才不自慰,而是壓抑了自己,來逃避真正的挑戰。

心理學上這種現象稱為幻想性補償(Fantasy Compensation)


當現實太無力,人就容易創造一個「等一下就會變好」的幻象,來逃避現狀。



陷阱二:忽略根本問題


你人生停滯,可能是來自技能不足、人際問題、創傷未解,但你卻把所有問題都怪在「沒禁慾」上。

就像發燒了只吃退燒藥,卻不找出病毒源頭。


陷阱三:非理性期待 + 快速失望


許多人以為:「我戒色一週,人生會翻轉!」

結果沒有——反而焦躁、自責、懷疑人生,又掉回原本的習慣,接著陷入:

自我否定 → 壓抑 → 再破功 → 更自責的循環。

這其實是對「控制感」的成癮,而非正向成長。



陷阱四:極端道德化與二元對立


把「禁慾」神聖化,當作成功的象徵; 把「自慰」污名化,當成墮落的證據。


久而久之,你變得僵硬、缺乏彈性、不敢親密,甚至對異性的靠近感到不安與排斥。

你不是更成熟了,而是更僵化。

正如佛洛伊德所說:

「壓抑慾望,不會讓你更高尚,只會轉化為焦慮、罪惡感,甚至異常行為。」


最大錯誤:把症狀當病因


很多男人覺得:「我變廢,是因為我太色。」

但真正的問題,從來不是性慾。

而是:

  • 你不敢面對內心的空虛與孤獨

  • 你缺乏生命的明確方向

  • 你不懂如何與慾望和平共處

你越逃避,它越壓迫你。 你越壓抑,它越扭曲成你無法處理的東西。


極端戒色可能帶來的副作用


你可能會開始出現以下現象:

  • 情緒不穩、焦躁、注意力難以集中

  • 面對異性時,感到不自然的壓力與內疚

  • 長期內化出羞恥感,覺得「自己很髒、很糟糕」


這聽起來,像不像一種溫和型的自我虐待?


我曾在論壇看到一位 NoFap 挑戰者的真實案例:

一位年輕男生堅持半年不看A片、不自慰,原以為會變得更有魅力,結果卻是:

  • 無法自然與女生互動

  • 覺得親密是一種骯髒的行為,甚至害怕身體接觸

  • 自信心下降,自我價值感低落,最後陷入憂鬱


他以為自己在練習自律,實際上卻是在逃避心理整合與情緒成長。



過度壓抑性慾的長期後果


前陣子有觀眾在影片下方留言,讓我印象很深:

「確實,工具化自己和他人,能短期提升效率;但長期壓抑會導致內在崩潰,空虛感爆發。這種無出口的能量,最終可能變成災難。」

沒錯,人類是不能長期壓抑自己的。 壓抑,會變形。壓抑久了,它會尋找其他方式爆發。


這就是為什麼,我們會在新聞上看到某些極端事件,像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「南京紅姐事件」。


這不僅僅是一則偷拍或詐騙新聞,更深層的背景是:

  • 被壓抑的性慾

  • 情感空虛的累積

  • 社會對慾望與真實需求的偽善態度


在許多保守文化裡,男人的性需求「被默許存在」,但一旦表達出來,就會被貼上「猥瑣」「下流」的標籤。


於是很多人選擇「偷偷發洩」,在匿名空間裡做出高風險選擇,背後的心理語言其實是:

「來都來了」

「她好溫柔,我只是想被理解」

「反正也沒人愛我」


這些話,不只是色情語言,而是情感崩壞的哀號。

問題不是性慾,問題是你如何面對性慾。 你可以選擇節制、選擇進化,但千萬不能因為內疚、恐懼、自我否定而壓抑它。


真正的成長是:

讓慾望成為你前進的動力,而不是你逃避的敵人。


康德與佛洛伊德怎麼看?


你以為聖人都是禁慾的嗎?那你可能誤解了真正的智慧。

早在一百多年前,尼采就痛批過那種「假道學式」的禁慾主義:

「不是你戰勝了慾望,而是你根本不敢面對它。」

極端戒色,看似高尚,其實只是披著道德外衣的恐懼與逃避。 你不是超越了慾望,而是被它用另一種形式控制著。


▶ 康德認為:人的尊嚴來自於理性選擇,而不是壓抑慾望。 我們的道德價值,在於能夠判斷「哪個慾望值得實現、哪個不值得」,而不是全盤否定慾望。

▶ 佛洛伊德則指出:壓抑慾望,最終會轉化為焦慮、強迫症狀,甚至自我毀滅。


這兩位思想巨人,從不同角度告訴我們一個核心:

你不能靠壓抑,來換取自由; 自由是你能選擇,而不是你只能壓制。

所以我想問你一句: 一個連自己生理需求都無法誠實面對的男人, 又怎麼能在愛裡自在,在關係中成熟?


真正的強者,不是沒有慾望,而是有能力管理慾望、不被牽著走。

你可以選擇不看A片、不打手槍—— 但那不是因為你羞恥或害怕,而是因為你足夠強大,能自由地活出選擇。

「自由,不是消滅慾望,而是你有能力選擇不讓它控制你。」


科學與醫學怎麼看自慰?不是你以為的「傷身敗德」


其實科學界早已針對自慰有明確的研究結論,而非來自道德偏見。

根據美國心理學會(APA)與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共識:


「適度自慰是健康的行為,並不會傷身,也不會損害男子氣概。」

反而,許多研究指出:

  • 有助於釋放壓力

  • 有助於改善睡眠與穩定情緒

  • 是高壓與焦慮男性常見的自我調節方式


舉例來說,美國醫學會(AMA)早在1972年就已明確表示:

「自慰不會耗損體力,也不會導致早洩,它是普遍且正常的性行為習慣。」

全球最具權威的臨床醫學工具書《梅克醫學手冊》(Merck Manual)也指出:

「自慰是一種無性伴侶風險的性活動,除非過度或強迫,否則應視為正常行為。」

此外,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《DSM精神疾病診斷手冊》早在1973年就已移除將自慰視為病態的條目, 並明確指出這是正常且健康的性行為之一。


所以如果你還在被某些網路博主或極端言論洗腦—— 「自慰會讓你變廢、變弱、失去陽剛氣質」——請記住:

這些說法既不科學,也只會製造羞恥與自我厭惡。


這些資料的出處,我會放在影片說明欄,也建議你親自查閱、比對。


科學從未說過「不能自慰」,真正想說的是:

慾望需要被理解與管理,而不是被污名與壓抑。


什麼情況下,戒色才真的對你有幫助?


先說結論:自慰本身無害,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, 「暫停自慰」反而會幫助你進入自我修復的歷程。


第一種狀況:你已經進入「成癮性自慰」

也就是說:

  • 一天自慰多次,甚至邊工作邊看片

  • 明明不想自慰,卻總是無法控制

  • 對現實世界無感,只有色情刺激才有反應

  • 對真實異性失去興趣,甚至退縮社交、拖延嚴重


這時,問題已不是「自慰」本身,而是你失去了主導權


從神經科學角度看,這與「多巴胺耐受性」有關:

大腦習慣了高強度刺激(A片、VR、幻想)後, 對平凡的快樂(學習、交友、運動)完全無感。


即使不看色情,你也可能陷入深層的麻木與空洞。

這時候,「暫停自慰」是在幫你的大腦重置閾值,重新校準感受與回路。



關於「戒色會讓睪固酮爆漲」的傳言:


你可能看過這類影片: 「第7天,睪固酮上升145%!」

這其實來自2003年浙江大學的一項研究(Jiang et al.), 指出第7天時睪固酮短暫上升至145.7%。


但: 這篇研究在2021年已被正式撤回(Retraction), 也就是說,它不再被學術界承認


更重要的是,後續的研究(如Fox與Exton的實驗)發現: 這種上升只是短暫波峰,第8天就會回落至原點。

所以所謂「第七天變超人」的說法,其實只是錯誤理解與斷章取義。

一句話總結:

「自慰不是問題,沉迷才是問題。」 「戒色不是萬靈丹,你真正該鍛鍊的,是你的『自控力』與『內在穩定性』。」




【真相總結】


你常會在 NoFap 社群看到這句話:

「我戒了90天,人生整個爆改了!」

但事實是—— 改變你人生的,不是「沒打手槍」,而是你開始掌控自己的選擇與行動


你不再只是被衝動推著走,而是開始有意識地:

  • 做選擇

  • 建立秩序

  • 承擔責任

  • 創造價值


這,才是讓你變強的真正來源。


請你記住一句話:

「真正的成長,不是靠壓抑慾望, 而是靠選擇、行動,以及價值觀的重塑。」

不是你戒掉了什麼讓你改變, 而是你開始選擇了什麼,並且為那個選擇持續行動。


人生不會因為你少做一件事就變好, 而是因為你開始去做更多「有價值的事」,你才會真正升級。



【行動建議】


如果你真的想重建內在能量、擺脫焦慮、實現整合, 請不要再問:「我還能撐幾天不自慰?」


你應該問的是: 「我今天,在哪個領域可以產生正向影響?」

  • 開始鍛鍊身體

  • 建立真誠關係

  • 深度學習與輸出

  • 創造價值與作品

  • 開口說出真正的話


因為:

禁慾從來不是終點,它只是你通往自我主導的一條路。

「真正的男人,不是沒慾望,而是能主導慾望的人。」

 
 
 

留言


免費電子書:《誠實大丈夫》是一本幫助男人提升實力和生活的實用指南。誠實是男人成熟的標誌,是解決情感問題的根本之道。這本書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有魅力、更有吸引力的男人,在兩性關係中更受歡迎。
 

立即免費訂閱,即可收到,限時免費贈送!
 

(如果你的電郵沒有收到此書,請添加微信索取:​WillContentWorkshop

Honest Man 2.pn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