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9日
7月17日
7月10日
6月28日
6月26日
6月24日
6月21日
6月19日
6月14日
關於金錢,管道其實很簡單,主要只有兩種:
做銷售
做互聯網
至於投資?我必須坦白,我過去幾乎都是虧錢。
今天想帶你用更高格局的眼光來思考:金錢到底是什麼?它和一個男人的價值究竟有什麼關聯?
可能這一篇文章會顛覆你對金錢的想法。先跟你分享一段我的記憶,讓你感受為什麼這件事對我特別重要。
我的起點國中時,老師問大家:「長大後你想成為什麼?」同學們有人喊醫生、老師、工程師。輪到我時,腦子卻一片空白。不是沒有夢想,而是那些夢想對我來說太遙遠。
我家窮到買一本參考書都要猶豫好幾天,什麼才藝課、補習班?那是「別人家小孩」的奢侈品。那一刻,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:金錢真的能決定你能走多遠。
金錢不只是數字,它背後包含了人生走向與自由的可能。今天,我要和你重新定義金錢,以及它和成功男人的關係。
什麼是錢?金錢是一種放大器。它會放大你內在的東西——無論是力量還是空虛。
如果你有目標、有價值感,金錢會幫你實現更大的夢想。
如果你內心空虛、缺乏方向,再多的錢也只是冰冷的數字,填不滿空洞。
很多人對金錢的理解很片面:
生存工具:賺錢就是為了吃飽穿暖。
炫耀資本:認為錢能證明自己,或吸引異性。
但真正有智慧的男人,把金錢當作資源,去開闢道路、活出價值與自由。
金錢的本質不是全部,而是一種工具。
一個有格局的男人,會用它來:
創造價值:投資學習、創業,或改善他人生活。
追求自由:金錢給你選擇的權利,讓你有底氣說「不」。
放大影響:支持理念、參與公益、打造遺產。
《寄生蟲》裡有句台詞:「錢是熨斗,能燙平所有褶皺。」
金錢就像熨斗,能把生活中的麻煩——債務、房租、教育費——一一燙平。
有人說「我不在乎錢!」但現實會很快讓人清醒。金錢不是單純的數字,而是能力的象徵,是改變現實的工具。
個人經歷:缺錢的窒息感我年輕時,家境非常困窘。韓國餐、日本餐對我來說完全陌生,更別說買車買房。最痛苦的是,不是沒有選擇,而是「沒有資格選擇」。
那種窒息感讓我明白:缺錢不僅僅是買不起東西,而是夢想、尊嚴、自由全都被卡住。
演化心理學的視角金錢像是孔雀的尾巴、獅子的鬃毛,是一種信號,代表:
你是否具備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。
你是否能照顧自己與他人。
你是否能帶領他人前進。
真正值得尊敬的不是你炫耀的勞力士或打卡的米其林餐廳,而是你用金錢創造了什麼價值。
嘴上說「不在乎錢」的人,往往最被錢牽制。想換工作、創業,甚至約會時,腦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:「我沒錢。」
金錢像一面鏡子,映照出你是否值得信任、能否創造未來。
真正的財富,不是買名牌,而是「買選擇權」。
缺錢意味著:
你只能咬牙撐著不喜歡的工作。
你可能被困在錯誤的感情中,不敢離開。
你甚至沒有機會多陪伴家人。
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:只有當基本需求被滿足,才能談夢想與自我實現。
金錢的真正價值,不是快樂,而是自由。它讓你能說「不」,選擇自己的人生。
《原子習慣》裡有個概念:「行為要與身份一致。」
存錢、賺錢,不只是動作,而是身份的展現。
我是個能為自己和他人負責的人。
我是個會為未來打算的人。
我是個能主導人生的人。
心理學稱這為「行為與身份一致性」。當你每天努力工作、理財,你會逐漸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。這種信念反過來又推動你持續行動,形成正向循環。
缺乏金錢時,大腦進入焦慮模式:
容易暴躁,沒耐心。
缺乏創造力。
對未來缺乏信心。
但有了穩定的經濟基礎,你才能問自己:「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?」
金錢的力量不是快樂,而是讓你有空間去追夢、去成長。它能把你的格局放大百倍,讓你從「求生存」進入「創造人生」。
Ray Dalio說:「賺錢不是目的,目的是用它去追求有意義的工作和關係。」
金錢的價值不在帳戶數字,而在於:
你是否能做熱愛的工作。
你是否能選擇契合的關係。
你是否能成為有影響力的人。
金錢買來的真正東西是:
說「不」的自由。
離開錯誤的勇氣。
支持家人與社會的能力。
思考與貢獻的空間。
真正成熟的男人,不只問「如何賺更多錢」,而是問「如何用錢和時間,創造更深的影響與價值」。
高收入不靠履歷,而在於你是否能創造價值並放大它。
高收入賽道:
高單價商品銷售(房地產、顧問、服務)。
諮詢與教練產業(行銷顧問、人生導師)。
投資與資產運營。
自媒體與個人品牌變現。
高信任型商務談判與開發。
核心秘訣:
解決真問題。
放大影響力。
建立信任。
行動建議:
找準賽道,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領域。
小步試水,從副業開始。
鍛鍊影響力,持續學習表達、談判、建立信任。
價值越大,收入自然越高。
留言